
		龙某,男,74岁
	
		初诊:2023年2月13日
	
		主诉:听力下降1月余
	
		患者素有耳鸣,有痛风病史,于1月前在家中由家属施行艾灸后加重。现双耳听力严重下降,耳鸣声音嘈杂,终日不休。体查双耳廓无红肿,耳道清洁无异物。寐欠安,食纳尚可,口苦。舌苔黄厚腻,脉弦
	
		中医诊断:耳鸣
	
		辩证分型:肝火上扰
	
		治法:清肝泻火 活血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通窍活血汤
	
		组方: 
	
		钩藤20g  醋北柴胡10g 郁金10g
	
		石决明20g石菖蒲15g   川芎10g
	
		红花10g   龙胆6g    丹参20g
	
		醋香附6g  燀桃仁10g   当归尾6g
	
		盐车前子15g 黄芩片10g  焦栀子10g
	
		桔梗10g     煅磁石20g
	
		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
	
		二诊:2023年2月21日,耳鸣声响已明显减轻,予前方7剂去钩藤加菊花、生地各10克。
	
		三诊:2023年3月4日,听力已基本恢复,下肢肿痛明显消退,唯夜间耳鸣影响睡眠,予前方加夜交藤15克。
	
		随访至五月底,耳鸣已痊愈且无复发。
	
		按语:耳鸣为患者在耳部或头内感到的一种声音。可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类。此例病患的耳鸣仅患者本人可听到,故为主观性耳鸣。中医把耳鸣的病因病理分为虚实两类。本例病患虽素有耳鸣,但此次发病的诱因为性质温经散寒之艾灸疗法,引动肝火上逆,上扰清窍所致,整体上以标实为主,急则治其标。龙胆泻肝汤善清肝胆实火,外加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通窍。因方中已含龙胆、栀子、车前子等清热利湿药,其足踝部的痛风顽疾也一并得到改善,达到一箭双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