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内科尹跃兵教授治疗混合痔
李**,女,54岁。
首诊时间:2019年7月26日。
主诉:痔疮脱出伴疼痛多年。
自诉:原有痔疮20~30年。最近因天热、劳累出现痔疮脱出,伴稍出血,疼痛,肛周瘙痒。用手回纳后,走路时易脱出。在株洲市某医院诊断为混合痔,要求手术治疗。因害怕手术,遂来求诊。
面容憔悴,饮食欠佳。平时大便秘结,最近服中药后大便较通畅。
原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史。有药物过敏住院史。
脉沉细缓,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中后白厚。
中医诊断:痔疮(肠风)。
西医诊断:混合痔。
处方:槐花散加减。
荆芥穗10g,党参10g,黄芪20g,升麻5g
柴胡10g,燀桃仁10g,槐花10g,当归尾10g
川芎10g,炒地龙5g,醋三棱10g,醋莪术10g
地榆炭15g,鸡内金10g,白术15g,茯苓皮15g
砂仁3g,蝉蜕5g,地肤子10g,炙甘草5g
炮山甲1.5g(冲服)
7剂,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注:1、多做提肛动作。
2、注意饮食清淡。
3、药渣煎水外洗肛部。
4、保持肛门部的清洁与干燥。
5、随诊。
2019年8月5日第一次复诊。
自诉:服药七剂后,痔块已不脱出,瘙痒消失,疼痛明显减轻,仅存在少许的疼痛。饮食改善。大便正常。
脉沉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改善明显),舌苔根部白厚(改善),有齿痕。
处方:原方加减。
荆芥穗10g,党参10g,黄芪30g,升麻6g
柴胡10g,燀桃仁10g,槐花10g,当归尾10g
川芎10g,炒地龙5g,醋三棱6g,醋莪术6g
地榆炭10g,鸡内金10g,白术15g,茯苓皮15g
砂仁5g,炙甘草5g,炮山甲1.5g(冲服)
7剂,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注:同前。
2019年8月19日第二次复诊。
自诉:服药14剂后,痔块不脱出,疼痛消失,瘙痒消失;较前也有力气。现长期存在的腰痛,劳动时加剧,不向臀部、下肢放射。
脉沉细缓,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红,舌根部少许白厚苔。
诊断:腰痛、混合痔。
处方:原方加减(治腰痛,巩固痔疮疗效)
荆芥穗10g,党参20g,黄芪10g,柴胡10g
黄芩10g,燀桃仁10g,槐花10g,炒地龙5g
醋三棱3g,醋莪术3g,鸡内金10g,白术15g
茯苓皮10g,砂仁3g,侧柏叶10g,枸杞子15g
酒续断15g,川牛膝10g,酒苁蓉10g,炙甘草10g
7剂,水煎两遍,分两次温服。
注:同前。
按语:痔疮中医又称肠风,故名思意就是痔疮的发作与外风相关。痔疮就是曲张的静脉团,只有活血破血化瘀才能消肿;经常脱出,中医认为气虚不固;脱出之后带有大肠部的粘液,常致肛周瘙痒。因此治疗以补气升提取、破血化瘀、袪风止痒为主。本方用荆芥穗、蝉蜕、地肤子袪风止痒,党参、黄芪、升麻、柴胡补气升提,桃仁、槐花、当归、川芎、地龙、三棱、醋莪术、穿山甲破血化瘀,地榆炭止血,鸡内金、白术、茯苓皮、砂仁健脾利湿消肿。诸药共同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