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在外地气候变化出现右边胁肋及右侧背部潮红、瘙痒难耐,并明显加重,出现红疹,边界不清,伴有阵发性疼痛不适
——株洲中医石力军医生巧治湿热侵淫型湿疮

株洲中医石力军医生巧治湿热侵淫型湿疮
陈某 女 23岁
初诊:2019.5.31
主诉:右边胁肋及右侧背部皮肤潮红、瘙痒1周。
现病史:患者诉1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右边胁肋及右侧背部潮红、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予以中药口服及外用药治疗后痊愈。近1周因工作在外地气候变化再次出现右边胁肋及右侧背部潮红、瘙痒难耐,并明显加重,出现红疹,边界不清,伴有阵发性疼痛不适,夜间尤甚,难以入睡。饮食一般,大小便可。舌红,苔薄黄,脉滑。
中医诊断:湿疮
西医诊断:湿疹
中医证型:湿热侵淫
治法:清热利湿
方用:自拟方
防风10g,蝉蜕10g,苦参10g,白鲜皮15g
土茯苓15g,蒲公英15g,生地15g,牡丹皮10g
车前草10g,黄芩10g,僵蚕10g,白蒺藜10g
甘草3g,地肤子10g
×5剂 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外洗方:
鱼腥草30g,黄柏15g,苦参15g,蝉蜕15g
路路通15g,金银花20g
×5剂 水煎外洗,每日1剂
二诊:2019.6.14.诸症好转。现症见:皮肤表面无潮红现象,肤色暗淡,无疼痛,轻微瘙痒,舌脉同前。上方减去苦参、蒲公英、车前草;加金银花15g。再服4剂,配合外洗方5剂后痊愈
按语:本病属湿疮范畴,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因环境因素,感受风湿热之邪,内外合邪,两相搏结,侵淫肌肤故见部潮红、瘙痒,出现红疹,边界不清,伴有阵发性疼痛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滑均为湿热之象。治以疏风清热利湿,方中防风、蝉蜕辛散透达,疏风散邪;苦参、白鲜皮、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蒲公英、土茯苓清热解毒;牡丹皮、生地黄清热凉血;车前子、地肤子清利湿热;僵蚕、白蒺藜祛风解痉、疏肝止痛;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