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心烦不寐,睡眠仍感疲劳、乏力,平素自觉口干口渴,偶有头重目眩

——名老中医彭海棠医生巧治痰热内扰型不寐(失眠)

名老中医彭海棠医生巧治痰热内扰型不寐(失眠)

患者:贺某某,男,60岁
初诊:2016年4月20日
主诉:睡眠欠佳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心烦不寐,睡眠仍感疲劳、乏力,平素自觉口干口渴,偶有头重目眩,纳食一般,大小便可。舌苔稍黄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不寐(失眠)
中医证型:痰热内扰
治法:清热痰热,和中安神
方用:温胆汤加减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白术10g       茯神30g
酸枣仁30g   远志10g      莲子心10g   淡竹叶10g
谷精草30g   益智仁10g   夜交藤30g   枸杞子10g
菊花10g      灵芝片15g   红芪10g       胆南星10g
甘草6g
        ×5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2016年4月27日。服上方7付后,诸症好转,睡眠明显改善。守方上减去红芪、淡竹叶、菊花;加上麦冬、五味子、桑螵蛸、千里光、竹茹;再服7付巩固治疗后痊愈。
按语:本病属不寐范畴,痰热内扰,心神不安,心失所养,故心烦不寐,神疲乏力;痰热郁阻,上蒙清窍,则偶有头晕目眩;患者素体肥胖,嗜食肥甘厚味,则故痰浊内停,痰浊化热,热盛伤津,故口干口渴;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热之象。方用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竹茹、淡竹叶清热除烦;酸枣仁、茯神、远志化痰浊而安神;灵芝片、红芪、白术健脾安神;夜交藤、益智仁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