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沉困无力并冰凉,双眼睑无力下垂,下蹲时难以起立,嘴巴吹气时两腮鼓不起,话语声低,食欲差,每餐1-2两

——名老中医曹可仁医生巧治脾胃气虚型痿证(重症肌无力)
名老中医曹可仁医生巧治脾胃气虚型痿证(重症肌无力)

患者:文某,女,29岁
初诊:2014.10.8
主诉:四肢乏力,双眼睑无力下垂3月。
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住院,根据住院肌电图显示,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住院13天,用新斯的明和强的松对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故出院,而现在出现四肢沉困无力并冰凉,双眼睑无力下垂,下蹲时难以起立,嘴巴吹气时两腮鼓不起,话语声低,食欲差,每餐1-2两。
查:舌质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痿证
证型:脾胃气虚型
治法:以补益脾气为主
处方:西洋参5g,生芪15g,柴胡10g,当归15g,焦白术10g,陈皮10g,醋升麻2g,石斛15g,砂仁5g,鸡内金15g,炒谷麦芽15g,生山楂15g,枸杞10g,菊花10g,甘草5g,水煎服,同时西药用量不改变,同前治疗
二诊:服用一周后自觉诸症有所减轻,遂加六汗、骨碎补以加强续筋骨,养血脉作用,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但暂无突破性好转,故曹可仁教授考虑应加强对其补肝肾,以强骨利髓的治疗。
处方:西洋参10g、生芪30g,柴胡10g,当归20g,焦白术15g,陈皮10g,醋升麻5g,石斛15g,仙茅15g,仙灵脾15g,鹿茸5g,龟板10g,枸杞15g,鸡内金15g,炒谷麦芽15g,焦山楂15g,龙眼肉10g,猴骨15g,鹿筋10g,甘草5g,水煎服,
三诊:该方患者坚持治疗4个月,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处方加减变化不大,患者精神好转,纳食增加,双眼睑略能自主抬起,全身力气也逐渐好转。
故改方:西洋参、鹿茸、鹿筋剂量均减半,去鸡内金、炒谷麦芽、焦山楂、龙眼肉、猴骨,加骨碎补、杜仲、川牛膝、菟丝子、石菖蒲,并嘱患者减半西药用量。
四诊:上方治疗一个月,患者眼睑明显提升,已不遮盖瞳孔,眼珠转动自如,且全身症状好转,并停用西药,继续给予同前巩固治疗一月,患者基本症状已消除,已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打电话随访至今,患者目前已参加工作,生活工作均无影响。
按语:该患者为青壮年,本应属于气血旺盛的年龄阶段,却出现四肢乏力,眼睑下垂,手足冰凉,语声低缓,纳差等症状,考虑为气血亏损、脾肾亏虚;故治以补中益气,健脾温阳之法,药用西洋参、黄芪、焦白术益气健脾,并以当归、龙眼肉养血,陈皮调理中焦脾胃之气,升麻和柴胡升提中气,石斛养胃生津,砂仁、鸡内金、炒谷麦芽、生山楂理气宽中,健胃消食;初诊服上方后,脾胃功能改善,四肢乏困稍减轻,遂加六汗、骨碎补以加强续筋骨,养血脉;仙茅、仙灵脾、猴骨、鹿筋祛风除湿,温补肾阳,枸杞、鹿茸、龟板益肾强骨,调补脾肾;患者基本情况恢复良好,故在后半段巩固治疗中将益肾强骨的血肉之品减量,替换为骨碎补、杜仲、牛膝、菟丝子等强筋骨、通血络,脾胃功能亦恢复良好,故去健脾消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