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指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鼻炎导致产生过多黏液,通常引起流涕、鼻塞等症状。西医讲引起鼻炎的病因是由常年致敏物引起,多与螨虫,真菌等有关,称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本病是人体的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因此西医临床可以通过用药来减少发作和减轻症状。在中医儿科来讲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的一些保健以及中药调理可以很好改善鼻炎的发作与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从多发到少发,从少发到不发。
2018.6.2大清早诊室里来了一位年仅4岁的男孩子,入春以来常常因为鼻子痒,流鼻涕,打喷嚏,还因为这些情况引起流鼻血,反复服用西药未见明显好转,因此不得不来中医馆求治。初看小朋友情绪不高,精神一般,时不时用手的搓着鼻子,还伴有咳嗽,咳黄痰,流鼻涕,无明显发热迹象,无汗出。
查体:鼻甲肥大,咽红,扁桃体肿大II°。
经过分析诊断为:过敏性鼻炎(鼻鼽),风热犯肺。
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抗过敏疗法。
方用苍耳子散合过敏煎加感:
浙贝母4g 辛夷4g 苍耳子2g 射干2g
紫苏子3g 防风4g 桔梗3g 薄荷1.5g
杏仁2g 蝉蜕1.5g 前胡3g 法半夏3g
赤芍3g 乌梅4g 五味子3g 甘草3g
蒲公英4g
6剂,水煎服,日一剂,分多次温服。
二诊:服上方6剂药后诸症好转,无流鼻血,稍有咳嗽,流涕,遂在上方加黄芪、玄参再付6剂后痊愈。至今未发。
按语:鼻为肺卫之门户,故治鼻炎多从肺入手,肺宣发肃降功能恢复则鼻炎迎刃而解,又春季多为风温之邪,常袭人上焦肺卫,邪气自口鼻而入,叶天士外感温热论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风为阳邪,内经云:阳者痒也。故发作前常常出现鼻痒,打喷嚏。方中浙贝母、杏仁,宣肺化痰,辛夷、苍耳子宣通鼻窍,防风、薄荷、蝉蜕疏风清热,前胡、法半夏降气化痰,五味子,乌梅酸收敛肺,合防风、蝉蜕又有抗过敏之功,故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