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吴某某,女,5岁
就诊时间:2016年10月13日
刻诊:反复散粒肿病史,既往手术史,如今复发,右侧上眼睑散粒肿明显,红肿,时有瘙痒感,患儿易搓揉眼部,其家长诉平素口臭明显,饮食不节,喜挑食,大便干结,难解,睡觉磨牙,舌淡红,尖红,苔腻,脉浮滑
辨证:少阳阳明并病
处方:龙胆汤加连翘、桂枝
龙胆3克 钩藤3克 蛇蜕3克 柴胡3克
黄芩3克 甘草3克 白芍3克 大黄3克
当归3克 党参3克 桔梗3克 茯苓3克
桂枝3克 连翘6克
按语:此病症当属中医“眼胞痰核”,五证属于“滞证”,六经辨证为“少阳阳明并病”。患儿“口臭,大便干结,难解,睡觉磨牙”均提示中焦脾胃有热,中下焦不通,火性炎上,长而久之,侵袭眼部,故出现红肿的散粒肿。中焦胃火不除,即使用手术方法将散粒肿切除,亦可反复发作。
龙胆汤出自《千金方》,书中将它用于客忤以及各种惊痫的治疗,而从方药组成可以看出,龙胆可清热利胆解毒;钩藤、蛇蜕可安神;柴胡、黄芩、甘草、白芍、大黄的组成有大柴胡汤的方义,可调节气机,清热通腑,对于少阳阳明病位的热证尤为合适;当归、茯苓、党参为八珍之义,既可防止众多攻乏之药对于气血的损伤,亦可补充机体自身因疾病亏损的气血,桔梗为引诸药入少阳阳明,所以龙胆汤还可针对胃中食积不消与高热,对于此患儿的症候群,龙胆汤极为方证相应,加入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桂枝温阳散寒,与白芍合用调营卫,同时起到反佐之功。
二诊:患儿于2016年10月17日复诊,散粒肿已经消失,口臭与大便情况均较前好转,舌淡红,苔腻,脉浮细。
嘱以柴胡桂枝汤加钩藤、蛇蜕、蛇莓收尾,具体方药如下:
柴胡5克 法半夏3克 党参3克 炙甘草3克
黄芩3克 生姜3克 大枣3克 桂枝6克
白芍3克 钩藤3克 蛇蜕3克 蛇莓3克
按语:患儿主症已除,其口臭、大便干结尚未完全解决,但其舌脉像均较前有改变,舌质由原来红变成淡红,脉象由浮滑脉变成浮细脉,说明患儿中焦脾胃热证即将消失殆尽,脉象变细提示津液有亏损。方用柴胡桂枝汤以补胃之津液,清热通腑,调和气机,药用钩藤、蛇蜕安余热引发之烦躁,蛇莓清热解毒,为专治眼部之热性疾患,巩固疗效。后随访,诸证皆除,其母诉患儿饮食和性情较前有天壤之别,甚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