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黄某某,女,5岁
初诊时间:2016年4月21日
主诉:腹痛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出现腹部疼痛,当时于中心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炎”,当时予以吊水消炎止痛处理,在家口服消炎药,但腹痛一直有反复,饭后或活动后明显。现症见:时腹痛,时发热,食差,大便结。舌红,苔白少,脉数。
中医诊断:腹痛
证型:饮食停滞
治法: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方用:健脾丸加减
太子参5g 白芷3g 青皮5g 牛皮冻5g
黄芩4g 蒲公英4g 连翘5g 砂仁5g
鸡内金5g 山楂3g 槟榔3g 苏木5g
木香3g 神曲9g 炒稻芽9g 五谷虫5g
山药6g 白术3g 甘草2g 浙贝母4g
×6付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多次服用。
二诊:患者在服用完上方六剂后,偶有腹痛现象,晚上睡觉不太安稳。遂于上方去蒲公英,加黄芪3g,龙骨5g,牡蛎5g。服用7剂。
患者在服用完二诊方七剂后,诸症消失,且一周内腹痛无复发。
按语:患儿年幼,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故见食少难消。食滞停滞,阻滞气机故见腹部疼痛。治法宜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方中健脾丸(太子参、白术、木香、甘草、神曲、青皮、砂仁、炒稻芽、山楂、山药)、鸡内金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槟榔行气消积;白芷祛风止痛;黄芩清热泻火;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苏木活血祛瘀;牛皮冻消积;五谷虫清热消滞;浙贝母清热散结。